“初老癥”就像過堂風

“初老癥”一詞是從熱播的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中傳開的,該劇的每集片頭將若干初老癥的“病征” 作為“本集梗概”推出,一時間,“初老癥”猶如一個個流星錘,深深擊中一些中青年脆弱的心靈。
其實,初老癥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就好像一陣過堂風,轉瞬即逝。但同時也要防止它像過堂風那樣隱于無形,卻暗藏殺傷力,將此種不良情緒傳染給更多年輕人。
初老癥不是病
據心理學家介紹,心理學上并沒有初老癥一說,初老癥并非一種病。年輕人出現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是由于生活、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不良帶來的焦慮情緒,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會出現記憶力下降,對生活缺乏新鮮的樂趣等情況。
初老,并不是異常,而是人到了一個年齡中必經的一個階段。這反而說明人到了特定的年齡段,對自己更加關注了,對周圍的觸角也更加細微更加敏銳,對一些細微的變化敏感地注意到。一旦發現自己有不良的情緒,及時進行調適就能使一些初老癥狀自然消退。
心累讓人身先老
今天的80后甚至90后確實活得很累,生活壓力要比父輩年輕時大得多。工資雖然漲了,但物價漲得更快;大學畢業不包分配,找份穩定的工作很難;上了班要八面玲瓏,不遲到不早退,否則工作不保;有的連勞動合同都不簽,即便簽了也可能被炒魷魚;結婚必須先買房,過著房奴、孩奴、車奴的生活。
除了生活大環境帶來的負擔,還有年輕人自身的問題。不加克制地上網、泡吧、狂歡、聚餐,以青春的名義放縱,雖然收獲了歡愉,身心卻更易疲憊衰老。
活得累是客觀,活得不健康卻是主觀。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得從心開始。
學會知足心不累
前幾年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我們的八十年代》里,那一群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年輕人讓人印象深刻,也詮釋了那個年代年輕人敢作敢當、熱情單純、愛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今天的年輕人接觸的事物多,面對的誘惑也多,思想也更成熟,隨之帶來的不只是快樂,還有焦慮感。如何讓自己的身心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呢?其實方法很簡單,關鍵是看自己愿不愿去做。少一點羨慕嫉妒恨,多一份平和心;少攀比,少一些虛榮,多一些大度寬容;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工作和做人;多做些善事,無關大小,善待每一個人;多讀書,讀好書,不斷補充正能量,身心俱疲和焦慮的感覺就會隨風而逝。, http://www.tsdths.com(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