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實質上是“病死”
杭州26歲麻醉醫生猝死、深圳36歲IT男坐馬桶上猝死、遼寧錦州28歲夜班的哥猝死……近日,關于猝死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讓人們痛心疾首。于是,網上開始流傳“過勞死”十大危險信號,不少人對照后發現大部分中招而忐忑不安。
那么,人體有了這些危險信號,就會猝死嗎?醫生指出,有這些危險信號,只能說明人們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但并不能說明這就是猝死的前兆。
“亞健康”十大危險信號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將癥狀出現后6小時以內死亡的,均規定為猝死。
猝死是由于體內某種潛在性疾病或機能障礙而引起的,常見引發猝死的原因主要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遺傳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等。
, 百拇醫藥
職場高壓狀態下的年輕猝死者,總會引發輿論一片嘩然。猝死個例頻現媒體,往往與過勞扯上關系。于是,有網友總結了“過勞死”十大危險信號,包括:“將軍肚”早現;脫發、斑禿、早禿;頻頻去洗手間;性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心算能力越來越差;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力不集中;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經常頭痛、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等。如果對照發現符合過半選項,則提醒人們需要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并進行自我調節,必要時需要就診咨詢醫生。
真正害死人的是“過勞”嗎
新聞報道猝死者時,會更多地關注猝死者生前的工作生活狀態,精神緊張、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激動、長期勞累都成為發生猝死后人們歸納的原因,但在心內科醫生眼中,過勞和精神緊張往往只是誘發猝死的因素,隱藏在背后的,也許是自己和親人都不知道也未曾留意的各種潛在心臟病。
據了解,近八成猝死者存在心臟方面的問題,老年人猝死多與冠心病心肌梗死有關,而猝死的年輕群體中,常見的是肥厚性心肌病、馬凡氏綜合征、離子通道病變等心臟問題,相對于腦部隱性的血管病變,心臟病反而相對容易被及時發現。
, 百拇醫藥
也就是說,“過勞死”不是“累死”,其實質是“病死”,勞累是疾病的促發因素。據統計,在導致“過勞死”的基礎疾病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
過勞死患者可能存在基礎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腦血管病等;在過度勞累的基礎上,促發并加重了這些疾病,最后導致死亡。長期過勞使人體長期處于高水平應激狀態可能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猝死的發生,有些是有征兆的,例如疲勞、早期胸悶胸痛等,有些人沒注意也沒去就診,也沒和別人講,因此外人可能毫不知情。
5分鐘“黃金搶救時間”很關鍵
猝死的發生,有些是有征兆的,心臟基礎疾病患者會有嚴重的胸悶、心絞痛、心慌等癥狀,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硬撐。腦部有動脈瘤的病人,則可能時常會有劇烈的頭痛,情緒突然變化、重體力勞動、過度疲勞、過量飲酒都可引起血管破裂。
如果猝死事件發生了,人們除了撥打急救電話,最好能為患者做早期心肺復蘇,主要是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不會做人工呼吸,直接胸外心臟按壓也很有效。
猝死發生后的5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一旦超過10分鐘,搶救成功率就很低,每延遲一分鐘搶救,成功率就下降7%-10%。, http://www.tsdths.com(李艷鳴)
那么,人體有了這些危險信號,就會猝死嗎?醫生指出,有這些危險信號,只能說明人們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但并不能說明這就是猝死的前兆。
“亞健康”十大危險信號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將癥狀出現后6小時以內死亡的,均規定為猝死。
猝死是由于體內某種潛在性疾病或機能障礙而引起的,常見引發猝死的原因主要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遺傳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等。
, 百拇醫藥
職場高壓狀態下的年輕猝死者,總會引發輿論一片嘩然。猝死個例頻現媒體,往往與過勞扯上關系。于是,有網友總結了“過勞死”十大危險信號,包括:“將軍肚”早現;脫發、斑禿、早禿;頻頻去洗手間;性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心算能力越來越差;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力不集中;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經常頭痛、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等。如果對照發現符合過半選項,則提醒人們需要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并進行自我調節,必要時需要就診咨詢醫生。
真正害死人的是“過勞”嗎
新聞報道猝死者時,會更多地關注猝死者生前的工作生活狀態,精神緊張、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激動、長期勞累都成為發生猝死后人們歸納的原因,但在心內科醫生眼中,過勞和精神緊張往往只是誘發猝死的因素,隱藏在背后的,也許是自己和親人都不知道也未曾留意的各種潛在心臟病。
據了解,近八成猝死者存在心臟方面的問題,老年人猝死多與冠心病心肌梗死有關,而猝死的年輕群體中,常見的是肥厚性心肌病、馬凡氏綜合征、離子通道病變等心臟問題,相對于腦部隱性的血管病變,心臟病反而相對容易被及時發現。
, 百拇醫藥
也就是說,“過勞死”不是“累死”,其實質是“病死”,勞累是疾病的促發因素。據統計,在導致“過勞死”的基礎疾病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
過勞死患者可能存在基礎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腦血管病等;在過度勞累的基礎上,促發并加重了這些疾病,最后導致死亡。長期過勞使人體長期處于高水平應激狀態可能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猝死的發生,有些是有征兆的,例如疲勞、早期胸悶胸痛等,有些人沒注意也沒去就診,也沒和別人講,因此外人可能毫不知情。
5分鐘“黃金搶救時間”很關鍵
猝死的發生,有些是有征兆的,心臟基礎疾病患者會有嚴重的胸悶、心絞痛、心慌等癥狀,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硬撐。腦部有動脈瘤的病人,則可能時常會有劇烈的頭痛,情緒突然變化、重體力勞動、過度疲勞、過量飲酒都可引起血管破裂。
如果猝死事件發生了,人們除了撥打急救電話,最好能為患者做早期心肺復蘇,主要是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不會做人工呼吸,直接胸外心臟按壓也很有效。
猝死發生后的5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一旦超過10分鐘,搶救成功率就很低,每延遲一分鐘搶救,成功率就下降7%-10%。, http://www.tsdths.com(李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