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危險”的電磁輻射
![]() |
![]() |
“輻射”“微波”等詞匯總能挑起人們的敏感神經,特別是有老人、孕婦、嬰幼兒的家庭,更加視之為大敵。筆者就親身遭遇過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隔壁鄰居小夫婦有了新生寶寶,怕孩子被“輻射”到,要求鄰里們把家里的網線斷開,停止使用路由器。那么,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危險”?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怎樣的危害?如何使用這些家電才更合理、安全呢?
生活中,室內電磁輻射的來源非常廣泛。電磁爐、微波爐、無線網絡、路由器、電飯鍋、電視機、電冰箱、手機、電腦、節能燈、電吹風、電熱墊等,所有家電在工作或待機過程中都會有電流通過,通過電流就會產生電磁場,也就或多或少地會產生電磁輻射。
毫無疑問,超過一定強度的電磁場可能會對人體、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長期暴露在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導致身體的不良反應,嚴重的則可能引起兒童白血病或成人癌癥的發生。
但目前,面向志愿者的科學實驗顯示,短期暴露在生活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環境中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明顯的有害效應。讓我們來看看,常用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大。
手 機
使用手機分為發話和收話兩種狀態。發話時會產生一定功率的輻射,雖然其輻射強度較小,但是手機特殊的使用方法使得天線與收話器等緊貼耳朵附近,由于接觸距離很近,因此人接受的輻射強度較大。而收話時需要接收來自基站的微波信號,此時手機天線距離人體較遠,因而所受的輻射強度較小。
射頻輻射的大小用比吸收率衡量,即單位時間內單位質量的物質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單位為瓦/千克,表示每千克人體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反映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目前市售手機大多采用歐洲制定的手機電磁輻射安全標準設計,即2瓦/千克,具體含義是以6分鐘為計時,每公斤體重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不得超過2瓦。經過有關機構測試,市售手機平均比吸收率約為0.2瓦/千克到1.5瓦/千克之間。過去20年以來,全世界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評估移動電話是否有潛在的健康風險。迄今為止,尚未證實移動電話的使用會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后果。
使用手機時,如果我們能讓手機與身體保持30~40厘米的距離,如發送短信、上網或使用“免提”“耳機接聽”等,射頻輻射的比吸收率會大大低于把手機放在耳邊接聽者,對手機使用者周圍的人影響就更小了。
微波爐
微波爐是用微波來烹調食物的,它是由一種電子真空管——磁控管,產生2 450 MHz 的超短波電磁波,通過微波傳導元件——波導管,發射到爐內各處,通過發射、傳導、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內的極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質、糖等)以每秒24.5億次的極高速振動,并由振動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內部產生高熱,將食物烹熟。
微波爐將電流送到微波發生器產生微波,微波能量通過波導管傳入爐內腔里。由于爐內腔是金屬制成的,微波不能穿過,只能在爐腔里反射,它自身的屏蔽有效降低了電磁輻射的泄露。當然,國家也制定了微波爐的產品標準,規定了電磁輻射的最大泄露水平,符合標準的微波爐不會對使用者產生危害。
電視機、電腦顯示器
電視機、電腦顯示器這類視頻顯示終端,是指使用陰極射線管作為信息和數據顯示的儀器設備,其產生的電磁場包括靜電場及不同頻率的交變電磁場。目前,已廣泛使用的液晶顯示器產生的電磁場要比傳統的顯示器小得多,F代計算機的液晶屏幕產生的靜態場和交變電磁場水平是很低的,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總結了多方面的研究資料,包括室內空氣質量、職業相關壓力和人體功效學因素,以及在使用顯示器時的姿勢和座位。研究表明:不是顯示器的電磁場,而是使用顯示器的工作環境可能是產生健康危害的決定性因素。
由于社會大眾十分恐懼顯示器所產生的電磁場危害,導致了據稱可防止這些電磁場和射線負面效應的產品的熱銷,包括孕婦防輻射服,在顯示器前使用的特殊圍巾,屏幕遮蔽物或“射線吸收”儀器,等等。這些產品對顯示器產生的輻射沒有任何屏蔽作用,即使的確能減少輻射的產品,事實上也沒有價值,因為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電腦顯示屏,其電磁場遠沒有超過國家和國際標準。除了減少凝視(導致眼部疲勞)屏幕,世界衛生組織不推薦任何保護設備,國際勞工組織也不推薦使用保護設備減少電磁輻射。
電冰箱
正規生產廠商生產的冰箱,要經過質量檢驗部門的檢驗,其運行產生的電磁場會保持在一個安全水平內。因此,在按照生產廠商說明書正確使用的前提下,無需采取額外的防護措施。
電冰箱在工作時,后側方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電磁輻射高出前方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冰箱的散熱管積塵越多,電磁輻射越強。在使用電冰箱時,人們不應逗留在冰箱后方,并要定期清除冰箱散熱管上的灰塵,保持清潔。
家用電器待機時如果處于通電狀態,也會產生電磁場。盡管我們不必擔心這種電磁場會造成什么危害,但待機狀態下的家電仍然消耗電能,從節能環保的角度講,建議在不使用時,應及時關閉電源,節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