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間就像你的人生
掃除力是最近流行的心理學概念:掃除可以讓房間變整潔,還能塑造良性的“心理磁場”,有助解決煩惱、成就事業。
你是否具有掃除力?環顧一下你的周圍就知道了:地板是否積滿灰塵?灶臺是否油漬斑駁?衣柜是否堆滿早已不穿的衣服?硬盤是否裝得滿滿的?錢包是否被各種卡、票據塞得變形?如果你是這樣,那么你的掃除力就很低。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居家環境往往干凈整潔;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亂和骯臟中。由小家及大家,成功的企業往往窗明幾凈,瀕臨破產的企業肯定有骯臟的角落。也就是說,你居住的房間正是你內心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的房間。缺乏掃除力的人,要么欲望無窮,什么都想占有;要么心存恐懼,什么都舍不得扔。貪婪和恐懼充滿內心,愛與幸福就沒有應有的位置。
《朱子治家格言》開篇寫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所以,不僅外在要整潔,更要注重內心的干凈。掃除是對內心的建設,看似簡單的體力勞作,實則蘊含深沉的人生智慧。通過打掃,我們可以放下高傲,學會謙卑,以積極的能量面對新生活。在中國,打掃的智慧源遠流長。譬如“婦”字的繁體字,便是女人手持一把掃帚;而許多地方端午節的風俗是送孩子一把小掃帚,從小培養有條理的心。
, 百拇醫藥
要想獲得掃除力,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從小處開始清掃。比如把錢包里沒用的票據扔掉,不常用的卡收起來,然后收拾一個雜亂無章的抽屜,進而把衣柜整理好……一次只做一樣,慢慢遍及整個房間。不要試圖一個晚上把整個家全整理好,過大的壓力會讓你半途而廢。
其次,學會扔東西,把很久不用的東西扔掉或送人。美國心靈作家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里說:“你無法在昨天的垃圾里尋找今天的晚餐”,與過去的告別會讓我們有所突破和成長。
第三,每當有煩惱情緒或棘手事時,就開始動手掃除。臟亂差的環境,代表內心負能量的堆積。勤快一些,每周一次小清理、每月一次大清理,讓環境變清爽,情緒能量得以自然流通,棘手事往往迎刃而解。
最后,掃除時,利用難得的獨處時光反省自己。就像家中的垃圾是自己制造的一樣,生活中的不幸也不全因為別人,多一些反思就會發現自己的責任。古人說,“掃地掃地掃心地,不掃心地掃何地”。掃除時,一并掃去自己的貪、嗔、癡、慢(傲慢)等種種壞習氣,讓心靈恢復干凈、純粹、快樂! (鄧飛宇 余小倩)
, 百拇醫藥
-----------------------
清潔是信仰的一部分
不僅有益身心 更是文明素養
在一家清真餐廳的墻上,記者看到這樣一句話:"清潔是信仰的一部分。"這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所說。"凈"是伊斯蘭倡導的主旋律,這則家喻戶曉、廣為傳播的圣訓,也正體現了身體和精神清潔的重要性。英國有句流傳已久的諺語:"整潔近于美德",同樣把清潔與品德聯系在一起。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也流傳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不過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最基本的"清潔"之訓卻被很多人忽視甚至遺忘。無論身處城市還是農村,也不論街道還是景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問題屢見不鮮、屢禁不止。"不講衛生"的毛病甚至走出國門,美國某網站發布的調查結果稱,中國人因"不講衛生"當選世界最差游客第二名。
, http://www.tsdths.com
生活好了,清潔卻"遠了"
對于"清潔、衛生"的理解,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深有感觸。今年50歲的李先生回憶說,小時候家里窮,一年也難得有件新衣服穿,但奶奶每天都會把一塊洗得干干凈凈的手帕放到我口袋里,讓我用來拭鼻涕、掩噴嚏。"兒時最寶貴的衣服就是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奶奶和媽媽會把它洗得雪白雪白的,每次穿的時候我都會非常小心,小伙伴們總是比誰穿得更白。不過現在年輕的家長和孩子,好像已經很少在意這些。"
如今已年近80歲的張奶奶還保持著以前留下來的習慣,每天做飯后都會用布把灶臺一遍遍擦得干干凈凈,自己的衣服還是堅持手洗,因為手洗最干凈。她告訴記者,老輩人對干凈、清潔很是講究,雖然當時生活條件不好,但不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都要收拾得干干凈凈,如果有小孩身上搞得臟兮兮的,做家長的肯定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現在,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對衛生反而不再那么講究。這樣的變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感同身受:"以前在村莊里,很少看到垃圾滿地、道路泥濘的現象?涩F在,不論城市還是農村,這種情況明顯增多。在個人衛生上,人們也越來越不講究,雖然外表越來越光鮮,但家里卻亂作一團,逐漸忘了衛生、清潔的'根本'。"夏學鑾說,究其原因,首先生活節奏加快,利益最大化成了當前的一種趨勢,所以人們不愿把有限的時間用于清潔;其次,當前物質生活格外豐富,人們被太多事情吸引眼球、牽扯精力,對清潔也不再那么在乎;第三,隨著獨生子女時代到來,在父母呵護下成長起來的新一輩,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有所下降;最后,在當前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念中,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和倡導清潔。
, 百拇醫藥
清潔讓你身心愉悅
多項研究表明,不講究"清潔",不僅會為健康埋下隱患,還會影響心情,讓整個人感覺"一團糟",從而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而講究衛生、保持清潔,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對身心健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房間清潔的人更健康。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與房間一片狼藉的人相比,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的人更健康。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生活在安靜而有序的環境中會促使人們善待自己。有的人可能不會花30分鐘散步,但是他們會用30分鐘來打掃房間,是在以另一種方式鍛煉身體。
清潔影響判斷力。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的研究發現,整潔會影響一個人的道德判斷力。研究人員表示,影響道德判斷的直覺之一就是生理上的清潔感,因為這種清潔感對心理有極大影響。比如在投票選舉時,如果投票人洗干凈手,同時周圍環境整潔,那么他們更容易投出贊成票。
, 百拇醫藥
清潔能舒緩心情。當你心情沮喪,還沒有想到如何發泄情緒時,不妨先洗洗手吧!德國科隆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失敗后去洗手,能快速消除負面情緒的影響,讓人們更積極地應對失敗。同時,研究者還發現,洗手后,雙手覺得舒服,這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他人行為的理解程度。干凈、舒爽的雙手會讓人內心覺得愉悅、放松,更容易化解對錯誤行為的厭惡感,使心情變得開朗。
辦公桌整潔的人更可信。研究發現,職場人平均每年要花6周時間用于查找文件。北京師范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李君告訴記者,美國羅致恒富人力資源公司調查發現,85%的人事經理相信,一個人辦公桌越整潔,就越值得信任。因為辦公桌井井有條,花費在找文件、記事本上的時間就會減少,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房間清潔,女主人苗條。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家里保持得越干凈,主人得到的鍛煉就越多。所以,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干凈的家里,大多有一個苗條的女主人。這項長期研究開始于2000年,將近1000名美國人參與。結果證明,諸如洗洗涮涮的家務活,有助于女性消耗更多的熱量,相當于進行了很好的塑身運動。
, http://www.tsdths.com
愛清潔的男人魅力大。英國思緯調查公司在世界各地對近萬名男女進行調查后發現,意大利男人被認為是最英俊的。調查還顯示,成為美男子的首要條件是干凈衛生,其次是自信、舉止文雅。
保持清潔是態度,更是一種文明
"清潔"一詞包括清白、潔凈無塵的意思,以及其他解釋,如清廉、廉潔,清除、明白以及清爽等。所以在專家看來,保持清潔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明的素養。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表示,清潔一方面指的是講衛生,這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良好的衛生習慣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等。這些習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每個人都能全部做得到。另一方面,清潔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這其中包含古人所說的"清正廉潔",也就是說清潔之人會有自己的底線,不會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
, 百拇醫藥
另外,清潔也包括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衛生,是人類文明的表現。清潔不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生活愉快,也是彰顯文明的一個途徑。于海說,比如撿起地上的垃圾放進垃圾箱,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在每個人的舉手投足間,文明與否一目了然。
保持清潔,從小孩抓起。夏學鑾表示,古時要求兒童"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通常,六七歲開始,父母就要教小孩掃地了,不像現在的小孩,讀到大學還沒學會如何清掃屋子。另外,古人堅守"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從講衛生這樣的小事做起,是古代幼學的基本要求。
跟古人學習定期打掃屋舍。夏學鑾說,定期打掃是古人留下來的習慣。古人經常要"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至今很多節日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例如,臘八開始,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清掃屋宇,從房頂到地面、到灶底全面清掃,反倒是最近20年來這個習俗漸漸被遺忘了。
遠離"被清潔"和"偽清潔"。相對于"不愿"干凈,有些人的清潔只是一種表象。比如,在外面穿著光鮮,家里卻亂得無從下腳。這種表象清潔只能算是"被清潔"。還有一種是"偽清潔",有的人把居室收拾得很干凈,出門卻隨地吐痰,隨手丟棄垃圾。夏學鑾說,這兩種都不是真正的清潔,清潔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扎根在潛意識中的。創造一時的干凈,可能不需要多少努力,而維持干凈清潔的生活狀態,則要精心呵護,處處講究,從心里享受和向往一種清潔的生活。
最后,專家表示,在清潔方面我們應該學學近鄰日本。愛干凈、講清潔是日本人的一大特點。不管是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還是某個鄉村小鎮,日本的街道永遠干干凈凈,幾乎看不到紙屑、飲料瓶、煙頭等垃圾。日本人出門喜歡隨身帶個袋子,將自己要丟的垃圾裝起來,到指定地點再丟掉。在日本街頭,也很少有諸如"愛護衛生,人人有責"這樣的標語,草坪上也不會豎起寫有"不要隨手扔垃圾"等字樣的牌子,保護環境、注意清潔,已成為日本的一種社會共識!
, 百拇醫藥
你是否具有掃除力?環顧一下你的周圍就知道了:地板是否積滿灰塵?灶臺是否油漬斑駁?衣柜是否堆滿早已不穿的衣服?硬盤是否裝得滿滿的?錢包是否被各種卡、票據塞得變形?如果你是這樣,那么你的掃除力就很低。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居家環境往往干凈整潔;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亂和骯臟中。由小家及大家,成功的企業往往窗明幾凈,瀕臨破產的企業肯定有骯臟的角落。也就是說,你居住的房間正是你內心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的房間。缺乏掃除力的人,要么欲望無窮,什么都想占有;要么心存恐懼,什么都舍不得扔。貪婪和恐懼充滿內心,愛與幸福就沒有應有的位置。
《朱子治家格言》開篇寫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所以,不僅外在要整潔,更要注重內心的干凈。掃除是對內心的建設,看似簡單的體力勞作,實則蘊含深沉的人生智慧。通過打掃,我們可以放下高傲,學會謙卑,以積極的能量面對新生活。在中國,打掃的智慧源遠流長。譬如“婦”字的繁體字,便是女人手持一把掃帚;而許多地方端午節的風俗是送孩子一把小掃帚,從小培養有條理的心。
, 百拇醫藥
要想獲得掃除力,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從小處開始清掃。比如把錢包里沒用的票據扔掉,不常用的卡收起來,然后收拾一個雜亂無章的抽屜,進而把衣柜整理好……一次只做一樣,慢慢遍及整個房間。不要試圖一個晚上把整個家全整理好,過大的壓力會讓你半途而廢。
其次,學會扔東西,把很久不用的東西扔掉或送人。美國心靈作家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里說:“你無法在昨天的垃圾里尋找今天的晚餐”,與過去的告別會讓我們有所突破和成長。
第三,每當有煩惱情緒或棘手事時,就開始動手掃除。臟亂差的環境,代表內心負能量的堆積。勤快一些,每周一次小清理、每月一次大清理,讓環境變清爽,情緒能量得以自然流通,棘手事往往迎刃而解。
最后,掃除時,利用難得的獨處時光反省自己。就像家中的垃圾是自己制造的一樣,生活中的不幸也不全因為別人,多一些反思就會發現自己的責任。古人說,“掃地掃地掃心地,不掃心地掃何地”。掃除時,一并掃去自己的貪、嗔、癡、慢(傲慢)等種種壞習氣,讓心靈恢復干凈、純粹、快樂! (鄧飛宇 余小倩)
, 百拇醫藥
-----------------------
清潔是信仰的一部分
不僅有益身心 更是文明素養
在一家清真餐廳的墻上,記者看到這樣一句話:"清潔是信仰的一部分。"這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所說。"凈"是伊斯蘭倡導的主旋律,這則家喻戶曉、廣為傳播的圣訓,也正體現了身體和精神清潔的重要性。英國有句流傳已久的諺語:"整潔近于美德",同樣把清潔與品德聯系在一起。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也流傳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不過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最基本的"清潔"之訓卻被很多人忽視甚至遺忘。無論身處城市還是農村,也不論街道還是景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問題屢見不鮮、屢禁不止。"不講衛生"的毛病甚至走出國門,美國某網站發布的調查結果稱,中國人因"不講衛生"當選世界最差游客第二名。
, http://www.tsdths.com
生活好了,清潔卻"遠了"
對于"清潔、衛生"的理解,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深有感觸。今年50歲的李先生回憶說,小時候家里窮,一年也難得有件新衣服穿,但奶奶每天都會把一塊洗得干干凈凈的手帕放到我口袋里,讓我用來拭鼻涕、掩噴嚏。"兒時最寶貴的衣服就是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奶奶和媽媽會把它洗得雪白雪白的,每次穿的時候我都會非常小心,小伙伴們總是比誰穿得更白。不過現在年輕的家長和孩子,好像已經很少在意這些。"
如今已年近80歲的張奶奶還保持著以前留下來的習慣,每天做飯后都會用布把灶臺一遍遍擦得干干凈凈,自己的衣服還是堅持手洗,因為手洗最干凈。她告訴記者,老輩人對干凈、清潔很是講究,雖然當時生活條件不好,但不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都要收拾得干干凈凈,如果有小孩身上搞得臟兮兮的,做家長的肯定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現在,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對衛生反而不再那么講究。這樣的變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感同身受:"以前在村莊里,很少看到垃圾滿地、道路泥濘的現象?涩F在,不論城市還是農村,這種情況明顯增多。在個人衛生上,人們也越來越不講究,雖然外表越來越光鮮,但家里卻亂作一團,逐漸忘了衛生、清潔的'根本'。"夏學鑾說,究其原因,首先生活節奏加快,利益最大化成了當前的一種趨勢,所以人們不愿把有限的時間用于清潔;其次,當前物質生活格外豐富,人們被太多事情吸引眼球、牽扯精力,對清潔也不再那么在乎;第三,隨著獨生子女時代到來,在父母呵護下成長起來的新一輩,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有所下降;最后,在當前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念中,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和倡導清潔。
, 百拇醫藥
清潔讓你身心愉悅
多項研究表明,不講究"清潔",不僅會為健康埋下隱患,還會影響心情,讓整個人感覺"一團糟",從而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而講究衛生、保持清潔,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對身心健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房間清潔的人更健康。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與房間一片狼藉的人相比,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的人更健康。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生活在安靜而有序的環境中會促使人們善待自己。有的人可能不會花30分鐘散步,但是他們會用30分鐘來打掃房間,是在以另一種方式鍛煉身體。
清潔影響判斷力。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的研究發現,整潔會影響一個人的道德判斷力。研究人員表示,影響道德判斷的直覺之一就是生理上的清潔感,因為這種清潔感對心理有極大影響。比如在投票選舉時,如果投票人洗干凈手,同時周圍環境整潔,那么他們更容易投出贊成票。
, 百拇醫藥
清潔能舒緩心情。當你心情沮喪,還沒有想到如何發泄情緒時,不妨先洗洗手吧!德國科隆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失敗后去洗手,能快速消除負面情緒的影響,讓人們更積極地應對失敗。同時,研究者還發現,洗手后,雙手覺得舒服,這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他人行為的理解程度。干凈、舒爽的雙手會讓人內心覺得愉悅、放松,更容易化解對錯誤行為的厭惡感,使心情變得開朗。
辦公桌整潔的人更可信。研究發現,職場人平均每年要花6周時間用于查找文件。北京師范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李君告訴記者,美國羅致恒富人力資源公司調查發現,85%的人事經理相信,一個人辦公桌越整潔,就越值得信任。因為辦公桌井井有條,花費在找文件、記事本上的時間就會減少,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房間清潔,女主人苗條。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家里保持得越干凈,主人得到的鍛煉就越多。所以,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干凈的家里,大多有一個苗條的女主人。這項長期研究開始于2000年,將近1000名美國人參與。結果證明,諸如洗洗涮涮的家務活,有助于女性消耗更多的熱量,相當于進行了很好的塑身運動。
, http://www.tsdths.com
愛清潔的男人魅力大。英國思緯調查公司在世界各地對近萬名男女進行調查后發現,意大利男人被認為是最英俊的。調查還顯示,成為美男子的首要條件是干凈衛生,其次是自信、舉止文雅。
保持清潔是態度,更是一種文明
"清潔"一詞包括清白、潔凈無塵的意思,以及其他解釋,如清廉、廉潔,清除、明白以及清爽等。所以在專家看來,保持清潔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明的素養。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表示,清潔一方面指的是講衛生,這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良好的衛生習慣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等。這些習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每個人都能全部做得到。另一方面,清潔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這其中包含古人所說的"清正廉潔",也就是說清潔之人會有自己的底線,不會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
, 百拇醫藥
另外,清潔也包括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衛生,是人類文明的表現。清潔不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生活愉快,也是彰顯文明的一個途徑。于海說,比如撿起地上的垃圾放進垃圾箱,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在每個人的舉手投足間,文明與否一目了然。
保持清潔,從小孩抓起。夏學鑾表示,古時要求兒童"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通常,六七歲開始,父母就要教小孩掃地了,不像現在的小孩,讀到大學還沒學會如何清掃屋子。另外,古人堅守"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從講衛生這樣的小事做起,是古代幼學的基本要求。
跟古人學習定期打掃屋舍。夏學鑾說,定期打掃是古人留下來的習慣。古人經常要"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至今很多節日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例如,臘八開始,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清掃屋宇,從房頂到地面、到灶底全面清掃,反倒是最近20年來這個習俗漸漸被遺忘了。
遠離"被清潔"和"偽清潔"。相對于"不愿"干凈,有些人的清潔只是一種表象。比如,在外面穿著光鮮,家里卻亂得無從下腳。這種表象清潔只能算是"被清潔"。還有一種是"偽清潔",有的人把居室收拾得很干凈,出門卻隨地吐痰,隨手丟棄垃圾。夏學鑾說,這兩種都不是真正的清潔,清潔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扎根在潛意識中的。創造一時的干凈,可能不需要多少努力,而維持干凈清潔的生活狀態,則要精心呵護,處處講究,從心里享受和向往一種清潔的生活。
最后,專家表示,在清潔方面我們應該學學近鄰日本。愛干凈、講清潔是日本人的一大特點。不管是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還是某個鄉村小鎮,日本的街道永遠干干凈凈,幾乎看不到紙屑、飲料瓶、煙頭等垃圾。日本人出門喜歡隨身帶個袋子,將自己要丟的垃圾裝起來,到指定地點再丟掉。在日本街頭,也很少有諸如"愛護衛生,人人有責"這樣的標語,草坪上也不會豎起寫有"不要隨手扔垃圾"等字樣的牌子,保護環境、注意清潔,已成為日本的一種社會共識!
, 百拇醫藥